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棚室蔬菜生产上的应用
来源:寿光信邦农业 2020/9/2 11:09:05 点击:
蔬菜作物除了对氮、磷、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和水分有需求之外,二氧化碳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基础原料。空气中通常的二氧化碳含量在300PPM左右,因此,蔬菜生产二氧化碳缺乏常常被忽视,在棚室内进行设施蔬菜生产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,以及特殊的季节里,二氧化碳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。
1、为什么要补充二氧化碳
在寒冷的冬季,棚室蔬菜生产时,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大棚处于密闭的状态下,造成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,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的补充。日出后,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,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,有时会降至二氧化碳补偿点一下,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,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,造成病害和减产。在此情况下,采用人工方法适量补充二氧化碳是一项必要的措施。
2、如何补充二氧化碳
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,随着科技的进步,不断的改进。
(1)燃烧法:通过在棚室内燃烧煤、油等可燃物,利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补充源。使用煤作为可燃物时一定要选择含硫少的煤种,避免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害物对蔬菜的影响。
(2)化学法:利用浓硫酸(使用时需要稀释)和碳酸氩铵混合后化学反应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行补充。
(3)微生物法:增施有机肥、榭肥和稻麦秸杆,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作为补充。
上述几种传统方法,都存在着操作繁琐不便或是效果不佳弊病。
(4)施用双微二氧化碳颗粒气肥,只需在大棚中穴播,深度3CM左右,每次每亩10公斤,一次有效期长达一个月,一茬蔬菜一般使用2-3次,省工省力,效果较好,是一种较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二氧化碳施肥新技术。
3、补充二氧化碳的功效
蔬菜补充二氧化碳后,可促进蔬菜生长发育,提高产量,改善品质,提早上市。试验证明:补充二氧化碳一般可提高座果率10%以上(茄果类),提高上市7-10天,增加产量20%以上(草莓和茄果瓜类)。只要使用得当,就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。
4、注意点
(1)补充二氧化碳后,大棚需要密闭,减少二氧化碳外溢,提高肥效。
(2)使用传统二氧化碳补充方法,需视天气情况和生育期而定,一般在晴天清晨施用,阴天不宜补充;苗期补充量最少,定植至座果最多,座果至收获补充量其次。
(3)蔬菜生产期内长期使用,才能收到较好效果。
(4)补充二氧化碳的同时,需加强肥水管理,促进蔬菜的协调生长。
大棚菜浇水四注意
合理浇水,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、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。冬季气温低,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,既要看天,又要看地看苗情,以避免副作用。根据经验,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:
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,棚内蔬菜蒸发慢,需水量相应减少,故浇水量要小,间隔时间适当长些,切忌大水漫灌,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,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。浇水后的头两天,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,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,防止诱发病害。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。
二是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,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,此期棚温较高,浇水后副作用最小。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,以防引起蔬菜冻害。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,因井水温度较高,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。
三是看天灵活浇水:根据天气状况,掌握“晴天适当多浇,阴天少浇或不浇,风雪天切忌浇水”的原则进行。当天气由晴转阴时,水量要逐渐减少,间隔时间适当拉长;由阴转晴时,水量由小到大,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。
四是浇水应有侧重: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,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。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、烟道等热源的地方,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,浇水量可适当大些;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,日照时间亦短,浇水量应适当少些。
1、为什么要补充二氧化碳
在寒冷的冬季,棚室蔬菜生产时,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大棚处于密闭的状态下,造成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,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的补充。日出后,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,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,有时会降至二氧化碳补偿点一下,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,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,造成病害和减产。在此情况下,采用人工方法适量补充二氧化碳是一项必要的措施。
2、如何补充二氧化碳
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,随着科技的进步,不断的改进。
(1)燃烧法:通过在棚室内燃烧煤、油等可燃物,利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补充源。使用煤作为可燃物时一定要选择含硫少的煤种,避免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害物对蔬菜的影响。
(2)化学法:利用浓硫酸(使用时需要稀释)和碳酸氩铵混合后化学反应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行补充。
(3)微生物法:增施有机肥、榭肥和稻麦秸杆,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作为补充。
上述几种传统方法,都存在着操作繁琐不便或是效果不佳弊病。
(4)施用双微二氧化碳颗粒气肥,只需在大棚中穴播,深度3CM左右,每次每亩10公斤,一次有效期长达一个月,一茬蔬菜一般使用2-3次,省工省力,效果较好,是一种较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二氧化碳施肥新技术。
3、补充二氧化碳的功效
蔬菜补充二氧化碳后,可促进蔬菜生长发育,提高产量,改善品质,提早上市。试验证明:补充二氧化碳一般可提高座果率10%以上(茄果类),提高上市7-10天,增加产量20%以上(草莓和茄果瓜类)。只要使用得当,就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。
4、注意点
(1)补充二氧化碳后,大棚需要密闭,减少二氧化碳外溢,提高肥效。
(2)使用传统二氧化碳补充方法,需视天气情况和生育期而定,一般在晴天清晨施用,阴天不宜补充;苗期补充量最少,定植至座果最多,座果至收获补充量其次。
(3)蔬菜生产期内长期使用,才能收到较好效果。
(4)补充二氧化碳的同时,需加强肥水管理,促进蔬菜的协调生长。
大棚菜浇水四注意
合理浇水,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、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。冬季气温低,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,既要看天,又要看地看苗情,以避免副作用。根据经验,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:
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,棚内蔬菜蒸发慢,需水量相应减少,故浇水量要小,间隔时间适当长些,切忌大水漫灌,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,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。浇水后的头两天,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,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,防止诱发病害。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。
二是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,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,此期棚温较高,浇水后副作用最小。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,以防引起蔬菜冻害。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,因井水温度较高,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。
三是看天灵活浇水:根据天气状况,掌握“晴天适当多浇,阴天少浇或不浇,风雪天切忌浇水”的原则进行。当天气由晴转阴时,水量要逐渐减少,间隔时间适当拉长;由阴转晴时,水量由小到大,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。
四是浇水应有侧重: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,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。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、烟道等热源的地方,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,浇水量可适当大些;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,日照时间亦短,浇水量应适当少些。
- 上一篇:种植番茄怎么样剪枝? 2020/9/11
- 下一篇:无公害叶菜类蔬菜施肥技术 2020/8/29